站点地图

  • 首页
  • 农业概况
  • 政务公开
  • 动态新闻
  • 政务服务
  • 互动交流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本地动态

马山巴更模式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助农脱贫

发布时间:2017-10-25 11:12   来源: 马山县产业专责小组   

    巴更屯是马山县金钗镇贫困村龙塘村的一个自然屯,全屯总人口164人,43户,劳动力98人。广西巴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巴更屯社员自发组建,流转租用农用地310亩,注册资本500万元,主营畜牧水产养殖及推广、农业种植开发及经营流通。

    该公司通过“党员+能人”带动,全屯户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,采取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经营方式,由党员经济能人带领巴更贫困人口就业,带领全屯群众科学养猪。其“干粪养蚯蚓—蚯蚓养鳄龟;水粪进沼气池—沼气煮饭—沼液滴灌—沼渣施肥”的绿色生态循环处理模式,既改善了当地环境,又促进了产业发展,更是立体生态农业的典范,开辟了一条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新路子。

    一是发展立体生态养殖。该公司于2012年开始在马山投资兴建巴更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,采取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经营方式,主营生猪养殖,兼营种桑养蚕、葡萄种植、鳄鱼龟养殖、日本红蚯蚓养殖等立体生态种养业。存栏3000生猪的养殖基地,建设有排水排污的雨污分流系统,配备了大型沼气池及污水处理系统工程,日处理污水80吨,解决了猪场粪污和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,猪粪实现无害化处理,用于养殖蚯蚓,蚯蚓用作鳄龟的饲料;粪污处理后产生的沼气用于猪场保温,并通过管道输送到全屯39户人家使用,节电省煤气;沼液通过滴灌系统覆盖果园、农田,用于产业园310亩种植区有机农作物施肥利用,实现“三位一体”绿色循环发展,对当地规模化养殖场循环利用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。

    二是动员农户投资入股。马山县金钗镇属于典型的大石山区,土地贫瘠,村里的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,在巴更公司董事长蓝海飞和村里几名党员的带领下,动员村民以土地流转、资金、技术等方式入股,建设养殖基地,发展现代农业。目前,巴更屯39户村民出资入股公司,全屯家家流转土地建厂房,户户出资创业当股东。公司租赁周边农户山地、荒地等共计310亩,农户获得600元/亩的租金收入。同时,公司提供45个就业岗位,重点安排贫困人口就近就业,贫困人口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5%。农忙的时候,给农户时间兼顾家里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工作,农闲则可以到公司上班,工资收入比较稳定,一年大概增加收入500多元,解决周边农户离地不离家的问题。

    三是开辟脱贫新路子。巴更公司利用科普工作站及科技创新平台,把新技术、新品种的推广辐射当地,为促进当地的生猪产业的发展,带动农民脱贫,实现收入倍增做出贡献。养殖基地一年出栏肉猪12000头,产值达到2000万元,通过“公司+农户”及农民培训等技术推广示范带动农户,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。2015年年底,作为股东的村民进行了第一次分红,全屯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2736元。巴更模式的发展,有力地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,巴更屯也成为共同富裕的好榜样和远近闻名的示范屯。目前,“巴更做法”已经在马山县全面宣传推广。

南宁市人民政府市长周红波到巴更公司桑蚕基地调研

 

打印
分享到:
返回顶部
返回首页  返回上一页
主办单位:南宁市农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:南宁市农业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:4501000040
地址:南宁市民主路43号 邮编:530012 电话:(0771)2839068 E-mail: nnnyxxzx@163.com
桂ICP备05000843号 本网站浏览量统计:
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55号
Copyright (c) 2016 nnny.gov.cn , naning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net . All right reserved